更新时间:2025-07-09 09:32:29作者:佚名
楚天都市报记者 柯称 通讯员 马琼
湖北省教育厅近期揭晓了“2018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获奖情况与整体排名。其中,一等奖有12项,二等奖也有12项,三等奖则有10项。值得一提的是,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在此次大赛中表现卓越,其报名的14个参赛项目均成功获奖,综合成绩更是高居全省第二,同时在武汉市位列第一。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该校连续第六次在该赛事中荣获武汉市总排名的冠军。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校园美景
应运而生,因开放而壮大!谁能料想,这颗位于黄家湖畔的璀璨明珠,竟是由一所高职“半路出家”发展而来,在最艰苦的岁月里,学校曾四处借用教学楼进行教学,校领导甚至与学生共同挤在寝室。武交院人历经65年的办学之路,风雨同舟,在40年的改革开放浪潮中不断奋进,以实干、改革和创新为动力,共同谱写了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通过深入分析武交院成长历程中的五个核心要素,我们能够明确描绘出,在过去的40年间,湖北省职业教育改革与进步的清晰轨迹。
关键词·合并建校
从一校八区到千亩现代化校园
上世纪50年代,为满足计划经济的需求,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的前身——长航干训班,以及武汉水运工业学校的前身——长航河运技工学校,分别于1953年和1955年成立。长航干训班主要负责培训长航系统的干部职工,而长航河运技工学校则专注于培养水运领域的中专人才。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着重指出,需积极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与技工学校的建设;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发布;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在这股势不可挡的改革开放浪潮中,这两所学校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机。
面对的困难也随之增多。1999年,我国高校实施了大规模的扩招政策,高考的录取比例显著提高?!爸凶ū弦岛缶湍苷业焦ぷ鳌钡拇彻勰钪鸾ゲ辉偈视?,交通系统的干部学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这导致两所学校都面临着招生困难的局面。大约在2000年,我国高校合并的风潮激发了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赵常生的灵感。在2001年,他与武汉水运工业学校的领导进行了一次会面,那时他首次提出了共同发展的构想。双方的想法不谋而合,迅速达成了共识。
武交院合并建校初期校园
我们这边拥有理论上的优势,而另一方则具备专业的长处,两者的结合无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2003年,省政府正式发布文件,批准成立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赵常生如今已年过七旬,他回忆说,学校当年便吸引了四千多名学子。然而,当时的旧校区总共只有195亩地,究竟该如何进行教学活动呢?
赵常生等人着手四处联络,寻求借用场地以设立学校,他们在东湖、武泰闸、三层楼、秦园路等多个地点展开行动,从而形成了一校八区的独特“交院现象”。在每个校区,学校都配备了驻校干部,其中一些干部甚至与学生同住寝室,全体教师则每日往返于各校区,确保教学质量的稳定。
赵常生表示,新校区的建成正是在这种压力下催生的。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当时领导层提出建设新校区的计划,得到了上级部门的热烈响应,但在内部却遭遇了不小的反对声音。一些对高职教育持怀疑态度的干部甚至张贴小字报表达反对意见?!敖ㄉ栊滦?,或许意味着冒险,但若不建,则只能坐以待毙?!蔽浣辉菏ι⑽创硎Х⒄沟牧蓟?,他们勇敢面对可能面临的无薪困境,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积极多方筹集资金,在洪山区白沙洲地区成功启动了新校区的建设工程。
如今武交院设施先进环境优美
2007年,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新校区正式投用。该校现占地面积逾千亩,建筑规模超过三十万平方米,固定资产累计价值高达十亿五千万元,教学设备总价值超过八千万,在校学生人数约一万七千人……自武昌喻家湖至洪山黄家湖,学校的变迁令赵常生感触良多:“改革开放所蕴含的精神,乃是坚韧不拔的创业意志,敢于创新的进取精神,以及携手共进的现代合作理念。”很欣慰,学校成为改革开放大潮的一朵浪花?!?/p>
关键词·教学改革
特色发展打造出一批专业集群
时代进步的源源不断动力源于改革创新,这一主题同样贯穿于教育领域的发展。对于由中等专业学校和干部培训机构合并而成的学校而言,若欲成功开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就必须持续深化并推进改革与创新。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必须着力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旨在培养出众多既掌握必需的理论知识又具备出色实践技能的专门人才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教务处,这些人才将主要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前线以及农村地区,满足这些领域的迫切需求。2004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需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将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核心目标,并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而在今年11月通过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进一步强调要致力于培育具备高素质的劳动者以及技术技能人才。
从“迫切需要的专业人才”过渡至“具备高技术能力的人才”,再到“具备高素养的人才”,这些不同阶段的表述展现了我国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的转变。武交院的快速成长,正是由于其办学理念始终紧密贴合时代的发展需求。
学生在校园里练习测绘技术
王进思校长表示,在高等职业教育起步阶段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教务处,我校的专业布局较为粗放,主要依据的是哪些专业能吸引学生以及哪些专业就业前景较好。部分专业甚至是在开设之后才逐步配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她进一步说明,随着近年来学校的发展战略从追求规模转向了追求质量和特色,专业设置上我们更加注重“以交通为特色、以工科为主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该校提出创新观点,强调各专业不仅应具备优质的教学设施,更需与产业需求紧密融合,并且与行业内的关键企业构建起紧密的合作桥梁。
该校商务英语专业,招生就业表现优异,却因不满足既定条件,宣布自明年起暂停招生。增加专业相对简单,而削减则需更强烈的决心和更高的智慧。在武交院,此类自我革新、勇于割舍的行动屡见不鲜。近年来,学校主动取消了不少专业,实际招生专业数已从五十余个降至约四十五个,未来还将进一步规划,力求将专业数量控制在四十个以内。
武交院教务处处长刘浩指出,要实现科学的发展,关键在于凸显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校持续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动,并以此为基础,在原有的专业集群基础上,积极构建新的专业。2019年,学校计划增设无人机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汽车智能应用技术以及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等新专业。
关键词·技能强校
竞赛成绩连续六年武汉第一
数据表明,截至2017年,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总数已增至1388所,其在校生规模占据了高等教育领域的一半以上。面对众多院校,如何衡量它们的办学水平?国家及省级举办的高职院校技能竞赛,成为了衡量办学实力的有效标准与行业趋势的指示器。
今年12月初,喜讯传来——2018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最终成绩揭晓,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荣获一等奖12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10个,该校在武汉地区同类院校中的总排名连续六年位居第一。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正逐渐成为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基地,这一趋势愈发显著!
学生在实训室练习
实际上,在短短一个月前,武交院师生对于能否成功卫冕竞赛的王座,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因为今年,这项赛事首次实施了“抽测”的全覆盖,传统的竞赛强校排名或许将迎来一场大洗牌。然而,该校在推荐组选手保持绝对优势的同时,抽测选手也并未辜负众人的期望,成功夺得了多个一等奖。这些学生系教育厅从学籍数据库中随机选取,与那些经过长期集中训练的推荐组选手相比,他们的情况更能真实地展现各校的教学水平。刘浩如此陈述。
夏诗颖同学荣获动漫制作赛项抽测组的一等奖,她表示,学校早已将比赛内容融入日常教学之中,并且坚持了15年举办“校园技能节”。今年,学校更是邀请了企业技术高手与学生共同竞技。凭借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竞赛经验,即便临时接到通知参加省赛,她也能从容应对。
在技能竞赛中独占鳌头的背后,武交院拥有各类校内实验实训室达100个,校外实训基地则有224个,其中包括4个国家级实训基地和5个省级实训基地。不仅硬件设施一流,该校近年来还通过一系列改革和创新措施,持续强化教师团队建设,尤其注重引进企业中的技能大师和高级管理人员。
获奖师生团队
2018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上,该校船运学院代表队荣获特等奖。值得一提的是,该团队指导教师陈文祥,在2017年之前,曾是湖北电建二公司的一名焊接专业技术人员。早在2006年,他就凭借在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第四名的优异成绩,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并在同年获得了“湖北五一劳动奖章”。学校方面相关人员多次前往陈文祥家中进行拜访,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成功地说服了他,将他纳入了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之中。
央视报道武交院学生发明
罗雅情的运气尤为出众。2013年贝语网校,身为物流学院学生的她,与队友携手赢得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一等奖。第二年,她凭借优异表现被破格录取,留在母校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如今,学校招聘新员工通常要求研究生学历,正是技能大赛成就了她的职业生涯。罗雅情回忆起往昔,提及当年她参加集训时的环境颇为艰辛,缺乏模拟货物,她便自行寻找水瓶并贴上标签。午休时,她无处可去,只能躺在货物托盘和纸箱上休息。而如今,她所指导的学生们,已经拥有了顶级的设备和优越的训练条件。
该校教师队伍中,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高达70.87%,而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比例则为45.45%,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更是达到了86.8%。此外,有5位专家享受省级以上政府的津贴,18位教师荣获省级楚天技能名师称号,3位教师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在专业领域,有3位专业带头人是省部级以上的,同时还有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关键词·开放办学
学生有人留学有人登上航母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需对职业教育及培训体系进行优化升级,调整和改善学校及专业的布局规划,推进办学体制与育人机制的深化改革,同时,积极倡导并支持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企业界,对职业教育给予大力支持与协助。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副校领导姬中英指出,该校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持开放办学理念,不断深化与政府、行业、企业及军队的全方位合作;已与包括上海通用、中兴通讯在内的近300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同时,与这些企业共同设立了9所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35个校企合作工作室以及68个订单班;此外,学?;钩晌耸〖赌酥凉壹兜南执街剖缘愕ノ弧?/p>
姬中英犹记得,1999年学校设立物流专业,首批学生毕业后,中部地区尚无大型物流企业。于是她带领这些毕业生前往深圳,向几家集装箱公司积极推荐。在初期校企合作阶段,类似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寻找企业的情况屡见不鲜,那时的合作主要聚焦于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经过不断探索,该学校意识到,借助行业协会和学术委员会的力量,可以更高效地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实现教学标准与行业标准的对接。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全面实施“双会双主导”的改革模式。该校目前担任全国交通职业教育研究会船舶技术专业委员会、路桥工程类专业委员会、港口物流与管理专业委员会、湖北物流职业教育集团、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超过10个行业专业协会的主任(副主任)委员或会长(副会长)单位。在今年的工作中,该?;沟H瘟饲M方巧晒ψ榻顺そ么锪髦耙到逃⒄沽?。
武交院首批泰国留学生毕业
学校持续推动国际间的教育交流,近年间与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超过十个国家和地区展开了教育合作;学校成功接纳了两批来自泰国的留学生;同时,举办了中马“2+2”本硕连读的国际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海外本科学习的途径;此外,中澳合作的教育项目也已获得批准并开始实施。
漫步于武交院的校园,??杉碜沤喟缀>品氖抗偕碛?,他们已成为校园内一道别具一格的风景线。自2014年开始,学校便与中央某部携手实施定向培养计划,直接招募士官,如今士官班的学生人数已超过400名。今年11月份,中国军事网对海军航空大学举办的海军空中战勤学员进行的首次陆地跳伞训练进行了报道,报道中展示了武交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15级船电士官班学生张皓的形象。张皓是该学院首批应征入伍的士官班学员,他在去年5月份顺利通过了招飞选拔。此外,该校士官班的另一位杰出学员毕科雷,也光荣地登上了我国首艘自主研制的国产航母,开始了他的服役生涯。
士官班学生风采
关键词·党建引领
两个课堂融合培育新时代人才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荣获教育部授予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称号,同时也是国家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实验校,湖北省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文明单位以及职业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还是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该校的高招录取分数线连续多年位居省内同类院校之首,毕业生就业率长期稳居湖北省前五,且毕业三年后的职位晋升比例比湖北省同类院校的平均值高出近11个百分点。剖析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取得辉煌成绩的秘诀,该校党委书记杨震强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武交院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杨震指出,该校近阶段推行了“双带头人”培养计划,旨在充分发挥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并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紧密结合,实现共同进步。在校内二级单位,实施了党、政职务交叉任职制度,对于学校的重大决策,则通过党、政联席会议共同商定。学校对党员干部的培养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规定干部每届任期结束后,必须参加轮训,利用暑假时间前往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进行深造,以提升自身能力。
杨震指出,从今年开始,学校推行了一项新的举措,即思想导师进驻学院,职业导师走进班级,素质导师加入社团。此举旨在通过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想导师在二级学院思想政治工作方案制定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通过加强党的领导、深化主题教育活动、提供实践辅导、开展调研访谈以及实施重点帮扶等措施,确保形势政策、思想政治、伦理道德、法律法规、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覆盖学生成长的全过程;职业导师则依据学生成长的特点,指导学生合理规划大学学习和职业发展路径;而素质导师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综合素质发展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助力学生实现全面成长。
实施大学生导师制度,旨在充分调动教师队伍在德育方面的积极作用,增进师生间的紧密联系,构建涵盖全体师生、贯穿教育全程、覆盖教育全领域的育人体系,以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致力于培育具备发展潜力、复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杨震强调,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不仅是改革开放伟大进程的见证者,更是其成果的获得者。该校将坚定不移地高举改革创新的大旗,全力冲刺,致力于建设成为国家一流的高职院校,努力打造成为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