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6-28 10:28:18作者:佚名
1995年桐乡大事记
4月10日,桐乡市急救中心正式揭牌(与市第一人民医院共用同一标识,实行统一管理)桐乡凤鸣高级中学,同日,“120”紧急救援电话服务也同步启动。
4月16日,文化部与人事部共同举办了一场全国性的文化工作经验交流与表彰活动。在此次盛会上,桐乡市荣获了“全国文化模范市”的荣誉称号。
5月8日,桐乡启动“全国九亿农民健康教育”活动。
7月23日,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信托投资公司旗下桐乡证券交易营业部正式启幕。追溯至1997年1月24日,该营业部迎来了新的东家——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随之更名为“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桐乡证券交易营业厅”。
9月1日,桐乡市高级中学迎来了新校园的落成仪式和开学盛典。在这庄重的时刻,国务院总理李鹏亲自为学校挥毫泼墨,题写了校名。同时,北京大学的前任校长吴树青也莅临现场,为学校精心题写了校训。此外,全国政协常委沈祖伦以及浙江省副省长徐志纯等众多嘉宾也参与了此次庆典活动。
禁止对专有名词进行修改,确保其不变更,同时避免使用原文中已经出现过的词汇。在改写过程中,可以对句子的结构和用词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丰富,力求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实现最大化的差异。在改写时,应将较长的句子拆分成若干个较短的小分句,并使用逗号进行分隔。在整个改写过程中,务必要确保不遗漏任何句子末尾的标点符号。
桐高风雨操场 记者 陈为民 摄于2018年
1995年,这一年值得被深刻铭记桐乡凤鸣高级中学,桐乡市高级中学宣告成立,一所起点高、定位明确的高级中学崭露头角,此举进一步点燃了全市众多学子追求高中、升入大学的求学热情。
历经改革开放的40载,教育领域同样迎来了令人振奋的40年。桐乡,这个曾经“文盲”众多的地方,经历了从扫除文盲到实现义务教育全面覆盖,再到均衡教育的转变。升学率逐年攀升,大学纷纷落户桐乡。这一切,都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推动。
这份成果,源自于我国教育事业过去40年的巨大变革,亦源于桐乡市对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始终如一的坚定信念。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桐乡市再创佳绩:在2017年度浙江省县域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监测评估中,桐乡市的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达到了75%以上。在省内同类城市中,桐乡市的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位居前列,嘉兴市内更是独占鳌头。
从“文盲多”到均衡教育
桐乡奋力追写“教育”两字
近期,坐落于淳安的一所乡村小学,因其童话般的校园与现实生活的奇妙融合而声名鹊起。实际上,这种“小巧精致”的乡村小学,在桐乡的农村地区也屡见不鲜。
在高桥街道的亭桥村,同样存在一所规模相对较小的村级学校,该校名为桐乡市高桥实验学校亭桥校区。该校的学生贝语网校,绝大多数都来自周边的村落。副校长吴忠明向记者透露,尽管学生数量不多,但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却并不逊色。
沈春如,年逾四十,是亭桥校区的一名教师,他投身教育事业已有二十余载。他亲眼目睹了这所乡村小学的变迁,从最初的那座简陋的平房,逐渐演变至二层楼房,直至现在焕然一新的教学楼……历经改革开放的四十载,学校的校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桐乡,这种地方比其他任何县(市、区)都更早地认识到了优质教育的重要性。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那里的学校设施陈旧,教学水平不高,升学率也偏低,这使得学校对学生们和家长们缺乏吸引力。尤其是农村的家长们,他们普遍持有这样的观点:“如果早点放弃学业,那么就能早点开始工作,赚取收入来养家糊口,这样更为划算。”
1983年1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直指“茅盾的家乡文盲现象严重”,当时文盲和半文盲的比例超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则报道让所有桐乡人深感痛心。面对这样的问题,桐乡是否应该致力于发展教育事业?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于是,桐乡下定决心,全力以赴,力求彻底扭转“茅盾故乡文盲多”的落后状况。
坚守初心,绝不放弃,这是桐乡始终秉持的原则。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努力,桐乡终于实现了这一目标。1995年,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公布首批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和青壮年文盲扫除的县(市、区)名单的决定》,桐乡赫然在列。从此,桐乡彻底摆脱了“茅盾故乡文盲多”的称号,九年义务教育迈上了新的台阶。
此后,桐乡教育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致力于“让每一所学校都办得更好,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成”的宗旨,通过增强农村教育财政支持、有计划地实施城乡教师交流轮岗等措施,将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作为核心任务。
2009年,正值桐乡教育事业40载辉煌历程中的一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该年度,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正式宣告成立。北港、凤鸣、振东、城北等学校(后来春晖小学、中山小学也加入其中)实现了多校联动,共同享用优质教育资源,这一举措成为了桐乡均衡教育领域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与此同时,桐乡致力于深化教育内涵,积极促进特色学校的创建,逐步塑造了“一校一特色、各展所长”的教育新局面。启新学校着力发展才艺教育,屠甸镇小则擅长剪纸艺术,书意北港以书法闻名,漫画凤鸣以漫画教学为特色,诗文振东致力于诗歌教育,影像城北专注于影像制作,国际春晖则开展了国际教育交流……
2013年,国家教育督导团专家组莅临桐乡,对该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了细致的督导与检查。经过严格评估,桐乡以98.8分的高分顺利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的认定,成绩斐然,位居全省之首,嘉兴市第一。这一成绩标志着桐乡从“文盲多”的过去,成功迈向了全市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纪元,实现了质的飞跃。
两年前,李泽伟的两位双胞胎女儿即将踏入校园,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将她们送入市区的学校,为此,他还对嘉兴地区的多所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然而,当他参观了桐乡市濮院小学教育集团旗下的翔云小学后,他的想法发生了改变。“家门口就有这么优秀的学校,何必舍近求远呢?”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持有与李泽伟相同的观点,他们纷纷选择将孩子送往家门口的学校就读。
桐高,成为标杆
各所高中加速发展
桐乡第一中学 李渭钫 摄于1976年
在20世纪90年代,桐乡市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等众多普通高中蓬勃发展,尤其是随着桐乡市对教育事业的持续深入耕耘,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而进入高中并升入大学,成为了众多家庭心中的美好愿景。
1995年,桐乡市高级中学宣告成立,这一事件在桐乡教育史册上留下了鲜明的一笔,同时也标志着桐乡的普通高中教育迈向了更加多元化的道路。退休已久的皇甫涛先生曾是该校的首位校长,对于创建桐高的初衷,他至今记忆犹新。
他提到,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推行,初中毕业生数量显著上升,高中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全省范围内纷纷设立了多所高级中学。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桐高应运而生。
朱钰方教授,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博导,曾是桐高的首届学子。二十余载光阴荏苒,他回望在桐高的求学岁月,娓娓道来。“高三时光既繁忙又丰富,同学们都全力以赴,即便夜深人静,熄灯后仍有人手持手电筒,夜以继日地苦读。”朱钰方回忆道,自1996年自桐高毕业后,他不断深造,历经大学时光,再到海外深造,如今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这一切都为他搭建了一个更加宽广的人生舞台。
桐乡普通高中的发展历程由此拉开,桐高仅用短短一年便晋升为省级重点中学,且在五年内培育出三名全省高考状元。随后四年,以文学巨匠茅盾先生之名为名的股份制、寄宿制高中——桐乡市茅盾中学应运而生,为更多家庭提供了多样化的高中教育选择。
与此同时,桐乡着手进行自我“断舍离”,集中全市资源,着力推进几所“拳头”高中的建设。在此过程中,陆续对洲泉中学、石门中学、屠甸中学、乌镇中学等中学的高中部进行了撤并,同时,也取消了崇德高中和一舟私立高中这两所私立高中的办学资格。
2005年,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正式成立,标志着桐高、一中、二中、茅高、凤高这五所高中携手并进,共同迈入了一个全面实施多元化发展模式的新纪元。在这一年,桐乡市更是实现了普及高中教育的重要突破,所有普通高中学生均得以进入省级重点中学深造。
桐乡高中教育的进步显而易见,每当高考成绩公布,总成为桐乡市民闲聊的热点。以2018年为例,本市的考生中,达到一本线的人数达到了857名,一本上线率达到了22.8%(不包括体育艺术类考生),众多优秀学子成功被北大、清华、复旦等知名高等学府录取。
高校落户圆桐乡大学梦
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桐乡,被誉为梧桐之里,是凤凰栖息之地。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茅盾、丰子恺、钱君匋等众多杰出人才。然而,提及全日制大学,众多桐乡人却不禁感到一丝遗憾,因为这里尚未拥有一所全日制大学。
桐乡人民渴望圆梦大学,这一愿望在2009年得以实现,当时桐乡与浙江传媒学院携手共建校区的申请得到了省政府的批准;紧接着在2010年,双方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随后在2011年,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的建成典礼盛大召开……在众人的热切期待中,桐乡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高等学府。
岁月如梭,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至今已走过七个春秋,与当地发展的融合日益紧密。自2014年起,学院的设计艺术学院青年创业孵化园便落户于濮院镇的320创意广场,这不仅展示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育模式,还助力众多大学生成长为充满活力的创业者。在此期间,传媒专业的学生们担当志愿者角色,他们走进校园、步入居家养老机构,为推动地方经济繁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时代之轮滚滚向前,桐乡教育事业不断前行,职业教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桐乡职业学校如同春笋般涌现,涵盖了卫生、信息技术、外语、服装、技工等多个领域的职业教育学校,为众多初中毕业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成长路径选择。
市教育局职业与成人教育科科长王宝洲向记者透露,2007年,桐乡市的职业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信息技术学校、外国语学校以及服装学校等几所院校实现了合并,共同组建了桐乡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随后,在2011年,该学校成功获批成为嘉兴市唯一一家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标志着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2014年8月,桐乡市将两所国家级重点的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和技工学校合并资源,着手筹备建立桐乡技师学院。到了2017年7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批准成立了桐乡技师学院。桐乡技师学院与桐乡市卫生学校,这两所各自孕育着不同技术领域人才的摇篮,已为推动桐乡的高质量发展及强化“两个发展重点”战略,贡献了更为丰富、优质、全面的人才力量。
四十年时光荏苒,四十年风雨兼程,桐乡教育事业始终坚守初心,不断奋进,通过一系列数据、众多令人欣喜的成就,生动展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教育画卷”,而这样的进步势头未来还将持续……